济源示范区科普专家服务团队走进轵城镇实验小学开启"筷子里的科学密码"探索之旅|微头条

时间:2025-10-25 18:18:13 来源: 河南省教育网



【资料图】

10月21日下午3时,济源示范区科普专家服务团一行走进轵城镇实验小学报告厅,为该校师生带来了一场主题为“筷子里的科学密码”的沉浸式科普教育活动。本次活动由示范区科学技术协会、教育体育局联合主办,旨在通过传统文化载体展现现代科技魅力,培养青少年科学素养。

活动伊始,科普专家服务团团长李小宝以“东方智慧的独特载体”为切入点,从筷子的文化寓意展开讲解。他向学生们展示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筷子实物,详细阐释了“七寸六分”“长度所代表的”“人有七情六欲”的人文理念,以及“天圆地方”“造型中蕴含的”“天人合一”哲学思想。当讲到“筷子作为人类最早使用的餐具之一,承载着中华文明五千年饮食文化”时,现场响起了阵阵惊叹声。

在科学原理解析环节,李团长巧妙运用杠杆原理演示仪、摩擦力实验箱等教具,系统拆解了筷子背后的力学奥秘。通过对比古今餐具材质的演变,学生们了解到从竹木质到合金材质的进化过程中,材料科学与人体工学的完美融合。“原来我们每天使用的筷子,竟然是工程学、摩擦学、材料学的综合应用典范。”五年级学生王雨桐在笔记中认真记录道。

最受学生欢迎的实践环节将活动推向高潮。各班级分组开展“筷子夹珠竞速赛”“筷子搭建挑战赛”等项目,通过夹取玻璃珠、搭建立体结构等操作,亲身感受力矩平衡、静摩擦力等科学原理的实际应用。在教师指导下,学生们还利用废弃筷子制作简易桥梁模型,现场评选出“最佳创意奖”和“最稳固结构奖”。

本次活动创新采用“传统文化+现代科技”的教育模式,将日常器物转化为科普教具。学校负责人表示,通过这种“看得见、摸得着、玩得转”的科普形式,既让学生们领悟到中华传统智慧的博大精深,又激发了他们探索科学世界的浓厚兴趣。据统计,活动吸引了全校300余名师生参与,后续还将开展“生活中的科学”主题征文和科技小制作竞赛。

此次科普进校园活动是济源示范区“双减”背景下深化素质教育的重要实践,通过挖掘传统器物中的科技元素,让学生们在传承文化根脉的同时,播下科学探索的种子。未来,科普专家服务团将持续开展“科技赋能传统文化”系列活动,让更多青少年在古今对话中感受科技魅力,树立文化自信。

(通讯员 马丽霞 酒庆利 供稿)


网站简介 网站团队 本网动态 友情链接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

Copyright© 2014-2020 中原网视台(www.hnmdtv.com) All rights reserved.